(051)谈天说地-《京都贵女手册》
第(2/3)页
云想容不知道的部分是,秦淮曾经有一个大徒弟,出身贫寒,但很有才华。后来因为家中急需用钱,做了几个古画的赝品,被人识破,死的很惨。
秦淮就此决定,自己不再收徒弟。
秦淮成名很晚,成名时也已年近五十,那时是先帝执政期间,因为皇宫中太监防护不周,先帝最喜欢的一副画《春江秋月夜》,被虫子咬了几个洞。
先帝知道,伤心不已,令人修复,可惜宫中的装裱师傅都不是很自信,毕竟很多地方不光是要补洞,还要补画笔。
后来其中一个师傅,想到了秦淮,说是如果秦淮修补不了,天下就无人能做到。
下旨,把秦淮请到,秦淮是真的有水准,花了三天时间,画修复的完好如初,先帝大喜,重赏,可谓是一补成名。
成名后,京中显贵上门,有好事者来认识新贵的,也有些附庸风雅之人来品评画作的。要说秦淮有水准是真的,但最擅长的是装裱品鉴和临摹名家,这毕竟是他的专业。
单说秦淮本身的画作,秦淮心中明白,画的是好,是精美,但没灵魂,这个是他职业病所致。所以当有人要在书画上拜师时,自己都是拒绝的,怕误人子弟。
人有了知名度,应酬就会多,应酬多了就要喝酒。其实做装裱这行的,最忌讳的就是喝酒,影响手脑协调,后来秦淮就给自己起了个别号,手残老人,其实也不光是喝酒的原因,年龄大了,手抖,画画手不稳也很正常。
慢慢秦淮第一轮的风潮就过去了。
十几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二皇子认识了秦淮,两人挺说的来,二皇子喜欢画画,年幼时也是名家启蒙,基本功非常扎实。但客观说水平一般,反而后来在秦淮的点拨下,画作竟然出现了拥趸者。
秦淮对画作的眼光和见识,实数世间顶级,二皇子画作基本功好,但没自己的特色,经过秦淮的指点,马上就觉得是换了个人。
画作本身就是本人心境的体现,二皇子对皇位无所求,当然过的惬意舒展,从二皇子的画中,你可以看到向往的生活,所以会有很多人追捧。
二皇子为了报答秦淮对自己画作上的指点,帮秦家在京城开了一个最大的古字画买卖交易中心,也怕别人有觊觎的想法,二皇子就拜秦淮为师,这交易中心也算是有人罩着。
其实二皇子的心里,秦淮真的是他的老师,但秦淮觉得受之有愧,毕竟前后也就指导了一年,二皇子只是在画画上没开窍而已,但知识储备足够,真要是让自己教一个白纸一样的人,自己真的教不了。
这也是后来大家认为秦淮收徒弟要求高的主要原因。
再后来就是夜海华,也是机会偶然得到了秦淮的指导,夜海华对能否拜师是很渴望,但不是很强求,他知道秦淮不想收徒弟。自己能得到老先生的提点已经是三生有幸。
但二皇子很坚持,一定要让秦淮收夜海华,开始真正原因就二皇子自己知道,他就是想让人叫他一声师哥。
夜海华的画作,经过秦淮的指点后,画风大变,当代鉴赏家评定为,画风鬼才。之后,京城里要拜秦淮为师的人,都能踏破秦府的门槛。
无奈之下,秦淮说要出去采风,也就是避风头,一走就是几年。但和两个徒弟一直都有书信来往,只是都是单方向的,因为秦淮四处游走,没有固定的收信地址。
几年前秦淮带着小厮到了江南,万事不顺,主要是吃住不习惯,还听不懂说什么,后来被云成源遇到,他在京城见过秦淮,就接到家中修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