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秋令之后,冬寂而来,仙士坐幽雅静谧之处,思典藏而神游,通身心四十八窍,一窍曰神思,二窍曰善恶,三窍曰争锋,四窍曰仙道,五窍曰忘忧,六窍曰不空,七窍曰璇玑,八窍曰天衢.... 愚笨之姿,数年之久;平庸之姿,三年之期;卓越之姿,一年而已;天才之姿,数月而成;天道之姿,寥寥数日;谪仙之姿,一日而尽;神仙之姿,一念之间! 通窍之后,便是苦修,浴风雨雷电,沐雪露霜尘,岁月无期,不惧刀凿斧刻,不受病扰疾患,遨游天地而不自损,直去浮云而不自停,当为铜身。 从铜身境开始,剑修和心修有所不同,剑修披星戴月的铜身要比心修悠然自得的铜身更加强韧刚柔,水火难侵。 总之,铜身之修,越是刻苦,越是强韧。 铜身之后,便可辟府,身腹八窍交汇成府,可纳天地之灵气。到了这一境才算真正踏入了修道求仙之门。 成神听着王之雒绘声绘色的讲述,有些神往。讲到兴起的王之雒转而神色有丝遗憾,“不过咱们几个肯定成为不了那呼风唤雨的仙士了。” 成仙听的津津有味,很是不解,“为什么不能?我听你说的有趣极了!我说不定就是你口中的神仙之姿,一念之间!” 王之雒摆了摆手,“绝无可能,因为人出生之时,四十八窍皆为半通,随着年月逐渐闭窍。一旦过了十六岁,四十八窍则会永久闭合,所以羽阁只收十六岁以下的弟子。” “啊!”成仙立马把头上的铜鎏蝶舞靛荷发冠取下,拽着王之雒,“人家才没有十六岁呢,月湖镇有你说的那个什么羽阁吗?快带我去!” 成神看着被成仙拉着走远的王之雒忍俊不禁,后者还在一本正经的劝说着,“月湖镇哪会有羽阁!十湖郡都没有,最近的羽阁远在青封郡呢!” “那我不管,你带我去!”“我的姑奶奶,换一个要求好不好?”“那勉为其难带我去蔡家酒楼吃顿好的!我肚子早就饿了!”“...” 回过思绪的成神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模样,昨夜从客船而下的,不是还有一位年轻女子吗?她去哪了? 时辰已到午时,打更锣声走街串巷的响起,成神放下手中的药碾,回到后院的厨房开始生火煮饭。 就在成神做饭的工夫,一名年轻女子左瞧右看的来到了医馆,如果他在便会立即认出,这便是昨夜客船那位孑然一身的女子。 昨夜来到月湖镇后,女子站在干涸的月湖旁有些始料未及,她拍着脑袋,埋怨自己竟然忘了昶明七年天火之灾,李晚棠取走九湖之水灭火这般重要的事。 大概是因为在花寺镇悬崖上的宅院待了几十年,这次剑州之行,兴奋的她想做的事有很多,比如先来十湖郡看看那志怪典籍中所记载的野魅到底是何模样。 书中说,野魅乃天地灵气汇聚而生,诞于山水之间,性情与人无异,有善有恶,千奇百怪,往往藏于山林、湖泊、江河等处。在人间,野魅还有个更笼统更广泛的称呼,叫做山水神。女子特意路过十湖郡,就是为了满足一颗好奇心。 对于野魅而言,山林也好,湖泊也罢,都相当于它的本身,如今月湖早已干涸,月湖野魅也就随之烟消云散。 扫兴而归的女子在月湖旁坐寐了一晚,醒来已是日上三竿,她绕着月湖镇走走瞧瞧,眼前这座陌生的小镇,一切都格外新奇。 与世隔绝了数十年之久,她的最终愿望是回到遥远的故乡。女子名叫阿仙,没有姓氏,没有户籍,她虽读了万卷书,但一里路也未行过。 阿仙知道面前的月湖镇隶属通州十湖郡,通州以北便是剑州,剑州以北便是北海,北海万里之外的极北之地才是阿仙的故乡,妖域。 是的,阿仙是一名岁妖,非人也。 阿仙避开热闹的人群,终于寻到了一处清净的地方,椅子上只有一位睡着的老婆婆。她自顾自的来到医馆药柜前,好奇的拿起各种草药,思索着这些都是何物又有何用,一会摆弄药碾,一会翻看药书。 三太婆翻了个身,阿仙感知到了什么,猛然回头,刚刚还在熟睡的老婆婆,此刻正一脸有趣的盯着她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