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古代顶戴虽然有规定等级什么的,不过一般人也没什么机会佩戴不一样的。” “按照规定来说,大致就是红、蓝、白、金四色。” “一二品为红色,三四品为蓝色,五六品为白色,七八九品为金色。” “不过细分下来还有些不同,比如同样是红色, 珊瑚和红宝石可是两种红色。” “形状也各有不同的说法,宝石是球形的是吉服,只有重大场合才可以穿戴,而长条形的就是上朝的时候穿的。” “至于眼前这个顶戴,是东珠的。” 宝友们咽下口水,露出些许贪婪。 东珠! 谁能想到在这里能看到一个东珠顶戴? 东珠材质不用宁帆多介绍, 他们自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清代龙兴之地特产大河蚌的珍珠,所有的东珠都要进贡, 不得私藏。 在清代时候,好的东珠就价值连城……不,应该说是价值通天。 毕竟没人敢卖。 强横如和珅也只敢在家里偷偷藏几颗。 一般人? 宁帆就不说什么了。 一般人有这个想法可能就已经死了。 不过现在又不一样了。 皇朝更迭,时光变迁后,以前犯法的事现在反倒是成了平民百姓的玩乐。 这大东珠出现在市场上,宝友们也只是问一句多少钱。 “不值钱。” 宁帆也不隐瞒信息。 “没什么来历,又是個次品,没大价钱的。” 这东西的来历对宁帆来说也不是秘密。 当年溥仪周旋在几股势力之间,宫里面的东西早都是能送就送,不能送的硬送。 找遍关系才换了个傀儡政权,还搭上了不知道多少礼品。 皇帝都开始变卖祖宗留下的东西。 上行下效,宫里面的太监、侍卫不知道偷出去或者卖出去了多少。 这个顶戴能够流传到这里就说明当时的皇宫已经完全没有了检查和控制侍卫的能力。 “看个热闹就是了,这都不知道是多少手的东西了。” 宁帆摇摇头。 “八成是当时哪个富豪想要这顶戴当个炫耀的由头专门找人弄来的,否则不会是这个样子。” “本身是个素金的底子, 最值钱的就是上面的东珠,偏偏东珠还没保存好,发黄了。” “品相坏了,没啥价值了。” 宁帆找了系统介绍的信息说出去也就没了别的问题。 至于宝友们怎么看这东西,他就不管了。 “可惜了!” “确实, 要不是保存问题,这个起码能换个十几万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