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工厂开工-《重生九二好生活》


    第(2/3)页

    “我说得也不一定对,为了避免误导你,还是下次回家,问你姨夫好了。”高书记笑着摆摆手。“他对官场的理解,肯定比我透彻得多。”

    江绪洋望着高书记脸上松弛的皮肤,和斑白头发,忽然笑了。“也好,我去请教姨夫。”

    同一时间,肖东胜也听到了这些消息。

    望着录像带里谢市长熟练地数了数钱,把它放进抽屉里,继续跟人打牌的样子,他有点迷茫有点警惕。

    这盒录像机不知道是谁寄来的,放在门卫室里,指名道谢要他收。

    原以为一切随着宋保国的调离,而划上了句号,没想到又起了波澜。

    想到谢市长这两天,正踌躇满志地享受胜利成果,肯定没想到这么快就翻车了。

    这件事不用想,也能猜到是宋保国搞出来了,因为只有他,才会这么恨谢市长,所以设了这样一个局。

    当然也有可能是高书记筹划的,毕竟他对谢市长最近的表现也不满意,正好借着两人的矛盾,嫁祸于宋保国。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样的结果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原本权力被他们几个实权派瓜分完了,现在这几个人倒了霉,他们就有了机会。

    特别是肖东胜作为市委常委,排名比较靠后,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往前挪一挪了。

    想到这里,他冷静下来,打算好好筹划一下,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几天后,这件事尘埃落地,谢市长背了个党内警告处分,在常委会上做了检讨,而宋保国已离开虞城,去欣昌县报到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

    工厂这边派出销售队伍之后,王茂琳作为负责人,亲自在余杭坐镇,天天打电话回来,向叶纤红汇报在那边的销售进展。

    叶纤红也没催他。

    销售新产品也好,开发新市场也好,都没那么容易。

    这次叫她出去,只是提前让她适应一下市场,真正的订单,估计得大家从滇省归来后,再慢慢想办法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她就传来了好消息。

    原来余杭那边恰好要开一家新的大型超市,愿意把货架的订单交给他们做,前提是,他们希望工厂能照他们的要求,改变一下货架的样式。

    这当然没问题,王茂琳连忙答应下来。

    叶纤红一听,也喜出望外。

    看来自己给工厂的定位是正确的。

    这时候大多数工厂都采用的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那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出新产品,然后给产品打销路,而不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生产。

    如果碰到今天这样的情形,顾客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就会怕麻烦而选择拒绝。

    原因很简单,因为手里已有了一批加工完成的产品,如果顾客提这样的要求,他们要么重新做,要么修改。前者会造成积压,后者会增加成本。

    叶纤红非常清楚,前世大多数加工企业,都是按照顾客提供的图纸或样品生产的,很少有自己开发出产品,然后拿去推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