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疑窦丛生的报告-《官场奇才》


    第(3/3)页

    温纯对荷区的这个文件难置可否

    荷区是临江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的港湾要扩建深水港,临江机场也正在扩建,靠近九里湖区域正在建设电子工业园区,九里湖大桥作为一个交通瓶颈,与荷区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严重不配套,近一两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质疑和诟病

    解决九里湖大桥拥堵的呼声一直都有,去年的**政协会上,不少的代表委员也就此提出过多项议案,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把解决九里湖大桥的拥堵问题列为了本届政府向市民公开承诺的十件大事之一

    只不过,在“精华教授”冯天佑的讲课之前,荷区和城建局等相关部门不敢就具体方案提出意见,直到中心组学习讨论上认可了冯天佑提出的拆除意见,荷区才正式向市里提交了拆除九里湖大桥的请示报告

    如此看来,拆除九里湖大桥倒有点迫在眉睫的意味

    温纯回到办公室,不动声色地继续看文件

    荷区请求拆桥的请示报告,骆建川在上面的批示是“请城建局尽快拿出具体实施方案”,这暗含的意思基本上等同于“同意”

    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重点办都成立了,谁再提反对意见,岂不是明着和领导对着干吗?

    从精华教授冯天佑,到城建局长宋飞龙,再到常务副市长骆建川,再到市长谭政荣和市委书记林亦雄,自下而上众口一词,拆桥的意见已经是很明确的了,几乎到了众口铄金的程度

    但是,既然意见这么统一,为什么要压这么长时间呢?为什么等到自己上任之后又突然逼着要赶紧签署意见呢?

    按照常理,特大型桥梁的设计寿命一般应该是五十年,学建筑的温纯不可能不明白这个常识,九里湖大桥刚通车了才几年,却迫不及待地要拆除重建,这从经济上来讲是极不正常的,怪不得财政方面的专家要持不同意见

    这样换个角度来思考,温纯就明白了,九里湖大桥通车的第二年,拥堵问题早已暴露无遗,为什么没有人敢旗帜鲜明地提出拆除的建议呢?因为谁也不愿也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