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战舰之争-《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2/3)页

    郑克臧听的连连点头,尤大匠说的确实不错,这种鸟船一般能载炮二十四门,上层甲板装备十六门中炮,下层夹板装备八门红夷大炮,在最后的澎湖海战中明郑军队就是被清军数量占优的鸟船密集火力所打败的。

    见郑克臧点头表示赞同,尤大匠更为得意,冲约翰逊不屑地哼了一声,“西洋夹板船固然顺风时快如烈马,但所用软帆委实费料太多,而且逆风时需收横帆升竖帆操纵十分不便,所用人力过多,不如福船、广船之便捷,远洋作战自是厉害,但近海作战实在不适合东宁现状。”

    约翰逊耐心地听完通事的翻译后,主动上前对郑克臧抚胸躬身行礼,语带尊敬地道:“殿下,首先声明我无意贬低贵国的造船理念和技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需求,但如果纯从海军作战角度来说,我实在不能认同尤的观点。”

    郑克臧见约翰逊主动反驳,兴趣更浓,他很期待花了那么多钱雇来的西洋船匠能有什么不同见解,互相碰撞,才能共同进步嘛。

    “尤所说的我实在不能认同,他在拿中国船只的优势和欧洲船只的劣势做对比,充满偏见!”

    他轻轻呼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激动的心情,再次鞠躬道:“请原谅我的无礼,固然欧洲的船只用帆量大,耗费材料多,但说操作复杂这一点通过三角帆能很好地简化,而它速度奇快的优势,在海战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郑克臧点点头,确实,速度无论在陆地还是海上战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同时,从技术上来客观比较,东方的帆船不管是鸟船还是福船,抑或是沙船、广船,都是利用肋板来取代船只肋骨,同时构成水密隔舱,这样一来虽然抗沉性比较好,但是船体结构却受到了限制,使得东方帆船无法建造两层以上的通甲板。”

    他语气随即转为骄傲,“而欧洲的帆船没有采用水密隔舱技术,大量使用了密集的肋骨,同时加厚了船板的厚度,虽然抗沉性受到了影响,但是却通过密集粗大的肋骨,加强了船体的结构强度,形成了船体内通长的甲板,使得在船上放置更多的火炮成为可能,也可以承受住火炮开火时巨大的后坐力。”

    约翰逊看向尤大匠,语气遗憾地说道:“我很抱歉,你们的战船更适合接舷战或者和同样的东方帆船战斗,而遇见火炮数量众多的欧洲帆船,必须要几倍于人才有取胜可能,便如我们英圭黎海军中的主力盖伦船,每艘上面都有五十门左右的火炮,最大的甚至有上百门炮,如果东宁能建成这样的战舰我不知道北方的清国用传统的鸟船该如何应对。”

    他又扭身面向郑克臧,语气诚恳地说道:“如今的海战是大炮逞威的时代,在这样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上我想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以殿下您的睿智定能看出哪种船更具优势,最大的问题是您麾下是否有能操纵这些船的水手。”

    郑克臧听完后两眼放光,忙问李景这个约翰逊是什么来头,这可是个人才啊,既了解中式船只又了解欧洲船只,还能对海战有深刻理解,郑克臧心中十分高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