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2/3)页

    若不是身体条件不允许,他真的很想御驾亲征。

    安亲王岳乐与康亲王杰书同为清朝六大亲王,乃是满洲正蓝旗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

    他是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岳乐并非是一开始就继承的亲王爵位,而是靠着自己的赫赫战功一步步获得了最高一级的亲王爵。

    作为敏郡王阿巴泰的继承人,岳乐最初获封的爵位是镇国公。

    之后在顺治六年被封为贝勒,顺治八年其父阿巴泰死后袭爵,改号为安郡王。

    也是在这一年他开始掌理工部事务,入议政王大臣会议,在王爵的尊荣之外还一跃而成为重要的中枢朝臣。

    但一直到了顺治十四年,他才累计功勋才进爵为亲王。

    如今的岳乐已经是耳顺之年,堪称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的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场战争。

    顺治三年,岳乐曾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

    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众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那一年他才只不过二十出头,年纪轻轻就立下了赫赫战功,堪称前途无量。

    顺治十年,他获授宣威大将军,驻军归化城,进讨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车臣汗,随后喀尔喀投降入贡,班师,再次为大清扫除强敌。

    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岳乐再次担任重责,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

    他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先攻湖南与吴三桂正面交锋,即使胜利,所得的土地也不容易保住。

    不如先攻江西,既稳定了后方,又切断了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

    后续的发展证明了岳乐的判断是正确的,他率师很快占领整个江西,并乘胜直捣湖南,不久吴三桂病逝,清军大胜。

    此时岳乐奉调回京,军队暂交他人。

    康熙帝亲自赴卢沟桥迎接,对其大加褒奖,极尽礼遇,风光一时无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