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日,李尔果然接到了梁修文发来的资料。 《父母的似水年华》是由同名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部小说讲述了特殊时期知青父亲与乡下母亲一生相伴的故事。 李尔花了一点时间去读了这本小说,感觉跟前世的伤痕文学类似。 但是梁氏兄弟的这部电影好像不再把重点放在对时代的批判上,而是更加聚焦于“人”。 如果是按照“甲方”对自己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更为温情的表达。 但发来的资料太少了,甚至没有视频片段,李尔只能根据剧情去寻找贴合的音乐。 不给李尔发电影的片段还算是一件合理的事情,毕竟可能会发生泄漏的情况。 可是也不让李尔去现场看,这或许就是他们对李尔的考验。 这样一来,工作的难度一下就大了,因为这不单单是一首可以独立于电影外的歌曲,而是贯穿于整部电影各个环节的配乐。 也就是说李尔必须凭着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去想象电影会如何呈现,并根据这些画面来搭配适合的音乐。 虽然他们现在只需要李尔根据印象创作出一首符合电影整体氛围的音乐,但时间卡得很紧,5天后就要demo。 李尔不得不根据自己的记忆去检索那些符合要求的音乐。 电影的关键词不停地在李尔脑海里闪现…… 年代、父母、爱情、淳朴、知青…… 李尔隐隐约约中好像找到了感觉,他想起了在中国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第五代导演,其中被誉为“国师”的老谋子一度对乡土题材的电影非常钟情。 他那时的电影似乎总有一种与土地相依存的宿命感,而那部让他摘得银熊奖的《我的父亲母亲》不正与梁氏兄弟的这部《父母的似水年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李尔想起了那部影片中令人动容的音乐,于是马上用“曲库任选票”搜索了《我的父亲母亲》,结果显示出来。 他马上播放试听,那悠扬婉转,极具渲染力的旋律一下就让李尔感觉对了。 就是这种氛围! 温情,但是隐隐有些悲凉的底色,却不至于让人感觉到无望。 真的是完美契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