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章  缝却青衫误心弦-《沧澜仙图》
            
            
            
                
    第(1/3)页
    晨曦初露,薄雾如轻纱般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里缓缓消散,阳光洒在积翠街的青石板上,整条长街仿佛被注入了活力,逐渐人声鼎沸炊烟袅袅,街边店铺鳞次栉比,各色小吃的香气在空气中交织飘荡。
    馉饳儿摊前,老板手法娴熟地将一个个小巧的面团投入沸腾的大锅,随手摆开一排海碗,麻利地调入麻油、精盐、胡椒等佐料,待馉饳儿在沸水中翻滚浮沉,他用笊篱利落地捞起,浇上一勺乳白色的骨汤,顿时香气四溢,令过往行人无不驻足。
    隔壁的胡饼摊上,赤膊的汉子正奋力摔打着面团,手臂肌肉随着动作起伏,一旁的妇人默契配合,用竹夹从石鏊中取出烤得金黄酥脆的胡饼,密密麻麻的芝麻在晨光下泛着油光,焦香扑鼻。
    “滋啦——”,油锅欢快地唱着歌,炸油条的师傅将面团拉得细长,灵巧地滑入热油中,手持长筷轻轻翻动,不过片刻一根根金黄油亮的油条便出锅沥油,散发着诱人的焦香。
    沿街望去,煎夹子在铁板上滋滋作响,蒸笼里飘出包子的鲜香,水煎包在平底锅中绽开金黄的脆底,豆腐汤的浓郁香气更是令人食指大动,早起的商贾士绅们悠闲地坐在摊前,慢慢饮着豆浆或油茶,配上一碟小菜几片腊肉,享受着清晨的惬意时光。
    范大志攥着几个铜板双手拢在袖子里,缩着脑袋一个一个摊子看过去,不知不觉间秋日的风,已经沾染了冬天的气息。
    他沿着摊位慢慢踱步,目光在每个摊位上流连,那刚出锅的油条,那金黄酥脆的胡饼,那香气扑鼻的馉饳儿,无一不在挑逗着他的味蕾。
    馋涎欲滴地看了半天,范大志在一家包子铺前停下脚步,掏出铜钱仔细数了数,然后不舍地递给老板,忽又缩手取回两枚,最终买了两个素包子。
    热腾腾的包子捧在手中,他却不急着吃,只是望着街上琳琅满目的美食轻轻叹了口气。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唯子之故,使我不能餐……”
    这是《诗经》里的句子,当初只觉好笑,如今却是切身体会。
    最近他省吃俭用,每一文钱都要仔细盘算,为的是早日攒够为狸奴赎身的银子,想到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身影,范大志忽然觉得手里的素包子也变得香甜起来,若能日日与心爱之人相守,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胜过山珍海味。
    低头看着脚下被秋风卷走的枯叶,范大志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在这个普通的繁华喧嚣的清晨,他怀揣着心中美好的愿望,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心生欢喜,脚步轻快。
    日影斜斜照进门楣,终于有了一丝暖意,狸奴端坐在梨木棋盘前,纤纤玉指拈着一枚墨玉棋子正自凝神打谱。
    她身着月白交领襦裙,袖口以银线绣着半朵含苞的荼蘼,发间只斜插一支素净的青玉簪,越发衬得那张脸清丽绝俗。
    阳光透过窗棂,在她粉雕玉琢的侧脸投下细碎光影,连肌肤上细微的绒毛都清晰可见。
    朱七七百无聊赖地倚在门边,很没形象地翘着一条腿搭在椅背上,她指尖缠绕着一条碧绿小蛇,那小蛇细若竹筷,通体幽绿晶莹,一双赤瞳鲜红欲滴,正嘶嘶吐着信子在她指间游走。
    \"这璀璨楼的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朱七七懒洋洋地叹了口气,指尖轻抚蛇头,愁道:\"听说崔家在朝中失势,那些往日里巴结逢迎的人如今都躲得远远的。\"
    她歪头看向狸奴,又道:\"巷北王家新到的胭脂水粉倒是不错,本想着顺便给你也买一份呢……可照这样下去,怕是要喝西北风喽。”
    “我的还够用。\"狸奴头也不抬,目光仍凝在棋盘上:\"你银子省着些用,上月莲香阁买的那些衣裳,也没见你穿过几回。\"
    第(1/3)页